《世界宗教研究》2023年第7期目录及摘要
社科期刊网  2023-10-24 阅读量:48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研究


“导”“和”“润”“化”

——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的几点理论思考

郑筱筠


历史经验表明,宗教中国化是一个不断深化的动态发展过程,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润化的过程。为此,笔者拟围绕“导”“和”“润”“化”几个理论要点展开论述,提出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文化相结合,遵循宗教工作规律,发挥和运用好中华文化浸润机制,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固本培元,加强“导”的体系建设,顺应“和”的规律,发挥“润”的作用,形成“化”的效果和目标,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关键词:“导” “和” “润” “化” 宗教中国化

作者:郑筱筠,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宗教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智库副理事长。


专题研究


近代早期以来英国巫术史的知识建构与话语争夺

苏 筱


在英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围绕巫术展开的知识体系建构和话语权力争夺从未停歇。随着西方学界对于巫术的关注度持续升温,英国巫术研究正迈向跨学科和多元化的新阶段。通过钩沉英国巫术的知识生产过程及发展脉络,我们得以厘清其在宗教学、人类学、历史学以及大众文化等领域的研究范式更迭,划分出15至20世纪中期的巫术知识体系建构、20世纪晚期文化史视野下的大众信仰探究、21世纪互联网时代巫术文化的数字革新的三个阶段,并进一步考察巫术、宗教和科学三者在社会文化知识圈层变动中的话语争夺和力量博弈,还原巫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形态面貌与功能效用。巫术作为一种源于民间的古老文化,在社会精英阶层的整饬改造下成为一门精细的学科而走向衰落,又在与大众流行文化相拥后重返民众的日常生活,这一过程体现了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的糅合互动。

关键词:英国巫术 知识建构 现代化 大众信仰 民间文化

作者:苏筱,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讲师。



近代北京社会中佛寺道观的庙户与铺保

张雪松


北京长期作为中国的首都,其地方社会的构成,受到官方政策影响往往更为直接和明显。本文选择官方制度化色彩比较高的“庙户”和“铺保”两种制度及其实践,探讨晚清民国佛道教与北京地方社会的关系。最初少数官庙特有的世袭庙户,在晚清民国与一般民人差别逐渐缩小,特别是民国时期庙户自主择业,庙户制度急剧衰落。而铺保制度与近代商业担保相互融合,使得寺观铺保制度在民国时期普遍化。庙户和铺保制度的消长,说明了佛寺道观与一般的“民庙”差异越来越小,佛寺道观与北京地方社会的关系,呈现出越来越密切的趋势,同时也反映出北京寺庙的会社并不完全以地缘即街坊会社的形式出现,而是较多依靠行业、阶层身份等业缘特征进行整合。

关键词:手本 庙户 铺保 北京地方社会

作者:张雪松,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副教授。



唐高祖武德中后期于“伪乱地”废省寺、僧及其原因

李 猛


武德四年五月,李唐大军平定郑、夏两国不久,李渊即下敕在“伪乱地”废省寺院与僧尼。此事的导火索,应是平洛后不久长安总持寺都维那法该等人私度“伪郑王”王世充的子孙,李渊对私度僧人处以极刑,借机废省“伪乱地”寺僧。而此前李唐辖地和河北地区已有三次沙门参与甚至领导的谋反案(沙门昙晟拥斋众杀县令、镇将谋反称帝,太原沙门志觉“妖言”煽动并州总管李仲文谋反以及安州释慧暠僧团“异术”谋反),已然引起李渊的警觉与不满。隋末以来,“伪乱地”僧团与“伪主”关系密切,甚至深度参与其政权的符命宣传及合法性建构。这才是武德中后期“伪主”多遭杀戮,“伪乱地”寺僧遭到废省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李渊 废省寺僧 私度 僧尼谋反 妖言

作者:李猛,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副教授。



黑水城出土西夏译印藏佛教注释文献

《明义灯记》与敦煌所流行之汉传佛教

李梦溪


从7世纪至13世纪,河湟地区经历了多重统治者的更迭与文化的碰撞交融,多种语言的文本被保存在敦煌藏经洞与黑水城的残迹遗址中。从时间范畴考虑,敦煌与黑水城的出土文献似乎没有直接承续的可能性,但文本证据一再表明文明的联系并不一定仅依托于特定的纸本文献,换言之,虽然诸多佛教论著被封藏在敦煌藏经洞中,但或许仍有文本在私人手中传承,而佛教学说的传播则更不必因藏经洞的封闭而中断。因此敦煌与黑水城两地的出土文献所反映出的学说传承关系值得被进一步思考。黑水城所出西夏文《金刚经·明义灯记》作为一部印藏佛教传统下的佛经注释文献,在文本体例、引文阐说,以及词汇运用中亦展现出汉传佛教的理论元素。笔者认为,这些汉传佛教元素即源于《明义灯记》对敦煌汉文遗书的借鉴与吸纳,因此《明义灯记》既展现出汉、藏佛教在西夏交汇融合的情况,亦暗示了敦煌与黑水城两地出土文献之间的联系。笔者已另文对《明义灯记》如何受到印藏佛教传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此文为系列研究的第二篇,论述《明义灯记》在印藏传统之外所吸纳的汉传佛教影响因素,及其与敦煌汉文遗书之间的关联。

关键词:西夏文佛教注释文献 明义灯记 敦煌文献 昙旷 金刚经七义广注

作者:李梦溪,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博雅博士后。



论道教身体观的二重性

尹志华


在道教看来,身体既是“物欲”的渊薮,又是“受道之器”;既是“凡躯”,又是“圣体”。身体有形,不能长存,但有形的身体可以修炼至无形,“与道合真”而永恒;身体虚幻不实,但“真身不在幻身之外”,借假修真,可达至“形神俱妙”的境界;身体由后天精气神构成,但也蕴含着先天因素,并且可以复归于先天。道教对身体采取双重视角,反映出“身体”与“修道”之间的复杂关联性。

关键词:道教 身体观 二重性 形神 与道合真

作者:尹志华,哲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教授。



清代台湾的普度风俗

姜守诚


“普度”就是为无祀孤魂设祭施食,旨在通过广施法食、宣经礼忏等方式救助孤魂,使其脱离地狱、解除苦难。清代台湾各地盛行普度,社会各阶层广泛参与其中,遂演变成为一种民俗活动。普度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既可以在自家大门外陈设供品、简单祭祀,亦不乏隆重的庆典仪式,延请僧道作道场、抬阁、演戏等。当然,施食赈孤是普度活动的核心内容,琳琅满目的饮食、酒肉等物品陈列于高台上,任人争抢攫夺。这种“抢孤”行为尽管时常遭到官方弹压,却屡禁不止、久行不衰。一场规模盛大的普度活动耗资巨大,其经费的筹措方式也五花八门:或由个体家庭独立承担,或“鸠金境内”劝募摊派,或自愿捐助、量力随喜,或由财政盈余、专款拨付,或以产业收益作为补贴,或由周边的几个村庄轮流筹办并承担资费。普度风俗中还存在不少弊端和陋习,一些地方官吏积极加以引导,使其走向合理化、规范化。

关键词:清代 台湾 普度风俗 赈济孤魂

作者:姜守诚,哲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专职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儒家文化与民间信仰秩序的构建

——以陕西古代石刻资料为中心

刘 峰


儒家文化为中国民间信仰的结构形态、发展变迁提供了内在规范和实践价值。儒家仁政爱民的政治理想,消解了国家和地方在信仰层面的分疏与隔阂。孝悌力田的伦理基础,促成了多元信仰和谐共存的历史图景。崇德报功的道德追求涵化祈祷邀福的现实需要,凝聚形成民间信仰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精英群体和普通百姓的共同参与,构成了民间信仰的历史实践主体。民为神主、神依人行的理性精神,决定了民间信仰、中国宗教的人文特质。

关键词:中国宗教 民间信仰 儒学

作者:刘峰,哲学博士,西北大学关学研究院讲师。



证道的“历史演义”:郭实猎(Karl F.A.Gützlaff)《圣书注疏》(1839)研究

李以清


19世纪汉语基督教文学逐渐进入华人学术视野,其中宗教与文学交融下产生的圣经汉文学作品,极具宗教文学思想史价值。本文以来华新教传教士郭实猎所撰小说《圣书注疏》为例,着重探寻该作与圣经汉译之关系,并分析其“以史证道”的传教策略,“历史演义”的创作观念,及“东西和合”的文体结构。以该个案研究,旨在引出“圣经演义”这一文体概念,用以探讨宗教观对文学观的塑造,从而在中西思想与信仰,宗教与文学的交融中,推动独特的文学实践。笔者从宗教文学思想的角度研究汉语基督教文学,尝试为域外汉籍、圣经文学和汉文学思想史领域提供新的研究维度。

关键词:证道 演义 郭实猎(Karl F.A.Gützlaff) 《圣书注疏》 宗教文学

作者:李以清,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博雅博士后研究员。



表述“他者”

——17-18世纪中国地方志中的天主教话语

李婉婉 张先清


明末清初时期的地方志,是呈现天主教知识的一种不可忽视的文本。由于这一时期各地地方志中,并没有关于“宗教”的专门体例。因此,地方志编纂者在何种体例中“归置”天主教知识,其背后隐藏着颇为复杂的因素。地方志的“建置”“风俗”及“艺文”等栏目,通常会被方志编纂者用来记载天主教。尽管明清时期地方志编纂已经确立了“内外”边界,并将天主教置于儒家之外的“他者”,但在“正邪”层面则经历了不同时间段的认知变化。在清代雍正以前,天主教虽然被置于“他者”的行列,但仍然得以与佛、道及列入正祀的民间宗教并列,被视为是“正”的边缘而得到一定程度的认可与接受。雍正以后天主教被排除出“正”的行列,甚至被视为是与帝国对立的“邪教”,在地方志中日渐成为被抨击的对象。明末清初不同时代地方志对待天主教的表述,展现出帝国地方治理实践的权力运作。

关键词:地方志 天主教 明末清初

作者:李婉婉,英国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访问学者、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博士;张先清,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人类学与民族学系教授。



构建当代中国伊斯兰教经学思想体系

李维建


王岱舆、刘智等构建的中国传统伊斯兰教经学思想体系,王宽、马坚等构建的近代中国伊斯兰教经学思想体系,已不能满足当代中国和中国伊斯兰教的需要。由伊斯兰教界提出构建的,政、教、学三界讨论的当代伊斯兰教经学思想体系,是新时代背景下的现代主义经学思想体系,要正确理解以上三套体系之间的继承、创新关系,关系着当代中国伊斯兰经学思想体系的正确发展方向与成败。本文最后尝试提出构建当代伊斯兰教经学思想体系应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中国 伊斯兰教 经学思想体系 传统 近代 当代

作者:李维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新疆师范大学“天池英才”特聘教授。


书评

圣经文学研究的新收获:喜读杨建新著《从<旧约>向<新约>的文学嬗变研究》

梁 工



田野文本的解析 比较研究的视野

——张泽洪教授《瑶族宗教经书文化内涵研究》评介

张 卓

70K
上一篇:《中国地方志》2023年第4期目录及摘要
下一篇:《马克思主义研究》2023年第6期目录及内容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