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研究》2023年第11期目录及内容提要
社科期刊网  2024-02-05 阅读量:200




从经济增长的金融密码看建设金融强国之道

张杰


内容提要: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本文试图着眼于哲学观转型视角,探寻中国经济增长的金融密码,以期为准确阐释“建设金融强国”命题提供新视角。具体地,本文基于国内外文献对中国哲学传统的三条要义即有机主义、互补主义与整体主义做了简要梳理,并由此判断主流经济学框架所依赖的西方哲学观何以在解释中国经济金融问题时具有不适用性。据此,本文重新解读经济改革以来的中国金融故事,以探寻蕴藏在中国奇迹深处的金融密码。它们主要包括:政府与市场的制度互补、银行体系与资本市场的金融支持均衡、国家与居民的“金融联盟”以及货币政策的“居中之道”。本文的结论是,建设金融强国的金融发展模式一定是中国式的,中国金融发展道路的开辟理应放眼世界,但更须立足本土和脚踏实地。

关键词:中国经济增长 金融强国建设 中国金融发展道路 哲学观转型

作者:张杰,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邮政编码:100872,电子信箱:zhangjie@ruc.edu.cn



投入产出网络与通货膨胀传导

肖雅慧 侯成琪


内容提要:本文将产业链的投入产出网络结构引入包含批发部门和零售部门的DSGE模型中,研究在通货膨胀传导中投入产出网络对加总冲击和部门异质性冲击等不同类型冲击传导效果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发现,投入产出网络既会通过中间品需求渠道增强通货膨胀传导,又会通过零售价格黏性、中间品投入比例和中间品构成等产业链因素阻滞通货膨胀传导。当面临加总冲击时,中间品需求渠道占主导,通货膨胀传导表现为完全传导;当面临部门异质性冲击时,产业链因素的阻滞作用占主导,通货膨胀传导表现为相对松散的不完全传导。根据通货膨胀的持续性和普遍性原则以及不同类型冲击的传导机制,货币政策需要根据冲击的类型和持续性选择通胀目标——面临加总冲击或持续性较强的部门异质性冲击时,货币政策应同时盯住PPICPI;面临持续性不强的部门异质性冲击时,货币政策只需盯住CPI。根据上述传导机制,当不同部门异质性冲击同时发生且方向相反时,PPICPI的走势由本部门的异质性冲击主导从而会发生背离。

关键词:产业链 投入产出网络 通货膨胀 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

作者:肖雅慧,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邮政编码:430072,电子信箱:yahui_xiao@whu.edu.cn;侯成琪(通讯作者),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邮政编码:100081,电子信箱:cqhou@bit.edu.cn



企业数字化发展、全要素生产率与产业链溢出效应

杨汝岱 李艳 孟珊珊


内容提要:高质量发展要求中国经济逐步从要素投入型向全要素生产率推动型增长模式转型,要实现这一目标,数字经济发展可能是未来一个潜在的突破口。本文将为这一判断提供初步的微观证据。本文将企业数字化投入纳入传统增长核算模型,发现数字化投入的产出弹性为0.070.09,且行业间差别大,配置效率提升空间较大;平均而言,数字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程度为10%左右。此外,行业—企业、企业—企业匹配数据检验结果均表明,上游的数字化发展存在产业链溢出效应,会使得下游企业管理费用下降、存货周转率提高,同时优化下游行业的资源配置效率,提升下游企业整体的生产率水平。本文的研究表明,当绝对的技术突破面临瓶颈和不确定性时,通过数字经济的发展优化资源配置,进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也许是中国经济实现稳定增长的路径之一。

关键词:数字化 全要素生产率 产业链溢出效应 配置效率

作者:杨汝岱、孟珊珊,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邮政编码:100871,电子信箱:rdyang@pku.edu.cnsarameng66@163.com;李艳(通讯作者),清华大学中国财政税收研究所、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邮政编码:100084,电子信箱:liyan202199@mail.tsinghua.edu.cn



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与企业数字化转型

甄红线 王玺 方红星


内容提要: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提高国家经济竞争力的最大激励。那么,为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本文以20102018年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各省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对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机制和作用效果。研究发现,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可以有效促进当地上市公司实现数字化转型。并且,加强知识产权行政保护能够显著增加企业研发支出和数字专利申请,进而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进一步研究发现,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司法保护以及社会服务协同配合,强化了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在低研发补贴和低税收优惠的企业中更加显著。此外,知识产权行政保护通过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提高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本文认为在建设中国特色和世界水平的知识产权强国背景下,应当充分发挥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优势,不断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加快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关键词:知识产权行政保护 数字化转型 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 司法保护 社会服务

作者:甄红线、王玺、方红星,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中国内部控制研究中心,邮政编码:116025,电子信箱:zhx223@163.comwx10014870@126.com, hxfang@dufe.edu.cn



创新竞争与企业高质量创新模式选择

——来自专利被无效宣告的经验证据

王雄元 秦江缘


内容提要:作为重要创新激励机制的创新竞争是企业选择高质量创新模式的关键因素,也是我国经济在保持中高速增长基础上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本文以专利被无效宣告衡量创新竞争并以企业创新突破度衡量创新质量,探讨创新竞争如何促使企业选择高质量创新模式。研究发现:(1)专利被无效宣告后,企业创新突破度显著提高且具有持续性,说明创新竞争能促使企业选择高质量创新模式。(2)提高高管创新激励水平与调整创新投资策略在上述关系中发挥了中介作用,说明创新竞争通过高管创新激励机制与创新投资策略机制促进企业选择高质量创新模式。(3)上述关系主要体现在创新风险较小组、创新能力较强组以及专利质量较高组,说明创新风险较小、创新能力较强以及专利质量较高的企业在面对创新竞争时会选择高质量创新模式。(4)专利被无效宣告显著提高了企业风险水平、降低了企业多元化经营程度以及融资能力,但选择高质量创新模式不仅能削弱其负面影响而且能对企业产生长期积极影响,说明选择高质量创新模式是应对激烈创新竞争的根本举措。本文研究有助于丰富二元创新模式以及创新竞争相关领域的研究。

关键词:创新竞争 专利被无效宣告 创新策略 创新质量

作者:王雄元、秦江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邮政编码:430073,电子信箱:wangxiongyuan72@163.com,qinjiangyuan010118@163.com



评级、担保与债券发行成本

——基于中国非公开发行债券经验的理论分析

千茜倩 钟宜文 寇宗来


内容提要:基于中国非公开发行债券数据,本文探究了信息非对称下评级和担保的组合选择及其对债券发行成本的影响。假设债券发行人、评级机构和担保机构对违约概率有完全信息,而投资人则只知道其概率分布。分析表明:第一,除非发债质量很高或者很低,评级可以借由信息揭示机制细分“有评级”和“无评级”违约概率的分布范围。第二,担保通过提供违约赔付降低发行成本,且高风险债券更有可能发生担保,但摩擦成本的存在使担保债券的发行成本具有异质性。第三,评级和担保并非简单的互补或替代关系,当揭示机制起作用时,“无评级”会促进担保发生,然而“有评级”的影响并不确定,因为评级降低了投资者预期的最高违约概率会促进担保,但降低平均违约概率却会替代担保。本文可以为理解取消强制评级的政策效应提供理论洞见和决策依据。

关键词:评级 担保 发行成本 非公开发行债券

作者:千茜倩,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邮政编码:710061,电子信箱:qianqianqian@xjtu.edu.cn;钟宜文、寇宗来,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邮政编码:200433,电子信箱:ywzhong20@fudan.edu.cnzlkou@fudan.edu.cn



资管新规的防风险和促实体效应:风险分担视角

胡悦 吴文锋 杜林琳


内容提要: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利用资管新规这一准自然实验,本文考察了风险分担这一资本市场重要功能的完善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和支持实体经济融资两方面所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在金融部门风险防范上,资管新规带来的风险承担者切换让资产管理部门更加迎合终端投资者的需求并增加抛售高风险债券,从而大大缓释了金融部门承担的风险。而在实体部门的融资效应上,资管新规后民营企业的债券融资显著减少,这导致其动用现金储备来维持投资的稳定,综合融资成本增加,经营业绩则显著下降。这些发现表明,投资者风险分担程度的上升在防风险和促实体两个方面具有异质性影响,如何兼顾防风险和促实体是未来金融政策要着力解决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风险分担 债券市场 资管新规 民营企业 企业融资

作者:胡悦,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邮政编码:200237,电子信箱:anthonyhy321@ecust.edu.cn;吴文锋(通讯作者)、杜林琳,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邮政编码:200030,电子信箱:wfwu@sjtu.edu.cnLynn_DU@sjtu.edu.cn



大数据下经济在险增长测度与风险探源研究

郑挺国 叶仕奇 范馨月


内容提要:本文将宏观大数据与在险增长研究框架相结合,提出正则化混频分位数回归模型测度中国经济在险增长,在经济增速的不同水平筛选出重要影响因素,构建潜在风险源集合,进一步运用高维TVP-VAR模型和网络拓扑分析法识别宏观经济的风险来源。研究结果表明:引入宏观大数据的在险增长测度能及时反映我国经济增速的波动特征,并有效捕捉重大事件冲击下的经济增长风险;金融因素在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风险源,此后被逐步防范与化解,而房地产因素在国际金融危机后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风险源,虽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后有一定程度缓解,但仍占据主要位置。此外,财政政策在中国宏观调控影响经济增长中一直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2009年后财政政策对稳增长、防风险目标的重要性相比货币政策更为突出。本研究为宏观经济风险监测和风险源识别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行的方法,也为大数据宏观调控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在险增长 宏观大数据 混频数据 风险来源

作者:郑挺国,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院统计与数据科学系、王亚南经济研究院,邮政编码:361005,电子信箱:zhengtg@gmail.com;叶仕奇,厦门大学邹至庄经济研究院,邮政编码:361005,电子信箱:shiqi.ye.c@gmail.com;范馨月,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邮政编码:361005,电子信箱:xinyue@stu.xmu.edu.cn



普惠金融与小微企业破产风险

——来自小微支行设立的准自然实验

李昊然 刘诗源 康润琦


内容提要:普惠金融能否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减轻小微企业借贷市场信息不对称,最终降低其破产风险?为了回答这一问题,首先,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信息不对称的小微企业借贷市场模型,刻画了普惠金融和小微企业破产风险之间的理论传导机制。其次,本文基于小微支行设立这一准自然实验,使用多时点渐进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普惠金融对小微企业破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普惠金融能显著降低小微企业的破产率。具体来说,若县区内新设立小微支行,该县区内小微企业的破产率下降约36%。(2)机制检验发现,小微支行的设立能缓解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减轻小微企业的融资约束,进而降低小微企业破产率。(3)拓展性分析则发现,金融科技创新能起到强化小微支行降低小微企业破产率的效果。本文的研究为如何发展普惠金融,以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助力实体经济、维护宏观经济稳定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关键词:普惠金融 小微企业 破产风险 金融科技

作者:李昊然,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邮政编码:100083,电子信箱:lihr@sem.tsinghua.edu.cn;刘诗源(通讯作者),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贸学院,邮政编码:510006,电子信箱:202310064@oamail.gdufs.edu.cn;康润琦,南开大学金融学院,邮政编码:300350,电子信箱:1120221147@mail.nankai.edu.cn



数字经济与边界地区污染治理

余典范 龙睿 王超


内容提要:边界污染问题严重影响环境治理的整体效果,阻碍边界地区实现产业提档升级,一直以来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现有的监察式手段往往治标不治本,并未从根本上削弱边界污染的动机。本文采用20132019年边界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以边界乡镇面积占比衡量城市边界属性的差异,考察了数字经济对边界地区污染的治理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破解边界地区污染治理难题具有显著效果,且主要通过打破市场分割和增强追踪监管能力的途径发挥作用。与此同时,数字经济的正向溢出效应能够有效化解边界污染中的负外部性,本地区数字经济的发展会通过经济联系对相邻地区的污染水平产生抑制效果,降低地方政府竞争带来的负面激励。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区域协同水平较低和连片特困地区,数字经济对边界污染的抑制效应更加明显。本文的研究表明,政府应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在边界污染治理中的作用,加强政府与市场的协同以及跨区域经济联系,降低边界污染的驱动力,实现边界地区的绿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数字经济 边界污染 市场分割 囚徒困境 溢出效应

作者:余典范、龙睿、王超,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邮政编码:200433,电子信箱:ydfshufe@126.comlongruisufe@163.comwangchao_econ@126.com



超大规模市场、物流效率与线上消费

李涵 冷萱


内容提要:城市经济集聚带来的规模效应对于家庭消费有促进作用,但是随着以网络购物为代表的线上消费的兴起,消费者能够通过互联网克服本地市场规模的制约,实现线上消费。那么,对于线上消费而言,市场规模是否还具有规模优势?本文发现,市场规模效应能够通过共享物流设施、快递集中配送等方式提高边际物流配送效率,而物流时效的提高不仅能够缩短网购等待时间、提升网购体验、促进线上消费,且能增加生鲜等依赖于快速流通的网购产品种类,通过提升多样性促进线上消费。本文研究表明,城市规模对于家庭线上消费依然具有促进作用,提升物流配送效率有助于进一步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挖掘内需潜力。

关键词:超大规模市场 城市规模 物流效率 线上消费

作者:李涵,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邮政编码:611130,电子信箱:hli@swufe.edu.cn;冷萱(通讯作者),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邮政编码:518060,电子信箱:xuan@szu.edu.cn

70K
上一篇:《哲学研究》2023年第11期目录及重点文章摘要
下一篇:《世界宗教研究》2023年第10期目录及内容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