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理论研究》2023年第5期目录及内容提要
社科期刊网  2023-12-05 阅读量:372


02

内容提要



圆桌会议·“欧洲中心主义”再思考



“欧洲中心主义”再思考


【编者按】随着后殖民史学、全球史、跨国史等史学实践的兴起,国际史学界对“欧洲中心主义”进行了深入的批评和反思。这不仅有助于客观认识欧洲乃至西方思想观念的局限和价值,也能够有效避免任何形式的地区中心主义,为平等、合理与双向的史学交流和文明互鉴奠定基础。当然,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欧洲中心主义”有其顽固性和隐匿性,需要中外学者对之进行持续研究,以展现它学理上的缺欠和话语上的错漏。有鉴于此,本刊邀请四位学者,分别从启蒙思想的他者论述与“欧洲中心主义”、法国当代史学对“欧洲中心主义”的超越、美国教育中的多元文化主义对“欧洲中心主义”的消解和批判、民国学界的“欧洲中心主义”历史观等方面展开讨论,以期对“欧洲中心主义”作出新的和多方位的反思。


启蒙思想的他者论述与“欧洲中心主义”

崇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长聘副教授)


从比较到纠葛:法国史学对“欧洲中心主义”的超越

赖国栋(厦门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


美国教育中多元文化主义对“欧洲中心主义”的消解和批判

韩家炳(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民国学界的“欧洲中心主义”历史观

谢进东(东北师范大学亚洲文明研究院讲师)




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口述访谈录之四



驼铃:在学习与求索马克思主义史学的道路上

——张广智与西方史学史研究访谈录

吴晓群 阿慧访谈整理


【编者按】张广智,1939年生,江苏海门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史学会史学理论分会顾问、《史学理论研究》杂志顾问。他长期从事史学理论与西方史学史研究,曾荣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上海市世界史学会终身学术成就奖等。本次访谈主要围绕张广智如何在马克思主义影响下走上史学理论与西方史学史研究的道路、开展研究实践求索及其对青年学者的殷切期望展开。

访谈项目主持、方案设计、现场提问补充、录音整理稿最终审定者吴晓群,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现场访谈主要提问、采访录音文字整理者阿慧,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




专题研究



从政教传统到“助于笔端”

——汉晋至唐宋地理总志的风俗书写演变

徐帆


【提 要】汉晋至唐宋地理总志的风俗书写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班固《汉书·地理志》首先奠定了“政教式风俗”书写范式。东汉以后,受州郡地志影响,“博物式风俗”书写开始流行。隋唐至北宋时期,“政教式风俗”受到一定程度的推崇,但终究于南宋被“胜览型风俗”书写范式代替。“胜览型风俗”书写范式是汉唐以来地理总志风俗书写的集大成形态,后世总志多沿用其例。从本质上看,“政教式风俗”是“王朝地理学”的体现,“博物式风俗”与“胜览型风俗”所引领的地志书写范式是对“王朝地理学”的一种突破。

【关键词】地理总志 风俗书写 风俗资料 风俗观念

【作 者】徐帆,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



革命与学术:钱亦石与郭沫若的交往及其史学异同离合

唐勇


【提 要】钱亦石与郭沫若相识于北伐战争;大革命失败后,二人皆亡命日本,私谊日渐密切;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之际,二人以“书生报国”之志共赴国难。除了革命交谊,他们在史学上也有紧密的关联。钱亦石的《中国政治史讲话》与郭沫若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交叠之处,具有明显的“互文性”;在史学关系上呈现继承与批判双重性,这主要表现在他对郭著的研究方法、理论框架和卜辞铭文考释多有因承,而在具体的中国社会历史问题上,又往往持批评之见、歧异大于认同。廓清钱、郭二人的史学异同离合,对理解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史家群体的史学连续性和异质性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钱亦石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中国政治史讲话》

【作 者】唐勇,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中国公共史学的两次启动及其展望

姜萌 郑泽宇


【提 要】四十余年来,中国公共史学有过两次启动。第一次启动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结合中国史学传统,学人在“史学危机”背景下对中国史学进行了深刻反思,得出应关注现实、走向大众,以知识为人民大众生活生产服务的学界共识。但是,由于缺少社会需求,技术条件不足和学风转变等因素,此次启动未能结出硕果。21世纪以来,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历史文化产品的需求快速增加,中国公共史学得以第二次启动。由于党和政府的提倡、自媒体技术的加持和史学工作者的理性参与等有利因素汇集,二次启动的公共史学正在健康发展。作为自主的知识体系建构任务的内在要求,旨在解决历史知识应用与传播难题的公共史学未来可期。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大背景下,通俗史学、影像史学、数字公共史学、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社会管理与商业开发等领域将继续繁荣发展。

【关键词】公共史学 史学危机 自主的知识体系

【作 者】姜萌,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郑泽宇,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



二战后日本马克思主义妇女史的发展

杨力


【提 要】二战结束后,马克思主义史学在日本史学界占据重要地位。作为日本马克思主义史学重要分支的妇女史,其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5年日本战败至20世纪60年代,是战后马克思主义妇女史的“首次开花期”。第二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妇女史范围逐渐扩大,同时多元发展。第三阶段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呈现跨学科交流、引入和深化西方性别概念等特质。总体而言,战后日本妇女史的起步受到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决定性影响,之后与民众史、欧美第二波女性主义思潮产生互动,其独特的发展路径不仅充实与丰富了日本马克思主义史学,也给妇女史研究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案例。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史学 妇女史 战后日本 日本近代史学

【作 者】杨力,上海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化经济学院副教授



20世纪阿拉伯史学的发展趋势与特征

马峥嵘 韩志斌


【提 要】阿拉伯史学是中东史学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具有独树一帜且自成体系的史学传统,在世界史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20世纪阿拉伯史学,是伴随着西方文化和思想对阿拉伯社会的冲击而逐渐发展形成的。换言之,它是自觉的阿拉伯知识分子面对西方文化对阿拉伯传统文化的强势冲击以及阿拉伯历史的时代转型做出的反应,在史学书写方面的体现。因此,20世纪的阿拉伯史学是20世纪阿拉伯历史的时代产物,它见证了自觉的阿拉伯知识分子为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复兴产生的思想变化及其做出的实践努力。这主要表现为伊斯兰复兴主义史学、阿拉伯民族主义史学、阿拉伯侨民史学、马克思主义史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关键词】阿拉伯史学 伊斯兰复兴主义史学 阿拉伯民族主义史学 阿拉伯侨民史学 马克思主义史学

【作 者】马峥嵘,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博士研究生;韩志斌,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



从“构造历史”到“统一历史”

——阿尔及利亚民族主义史学的起源与流变

张玉友 顾恺琴


【提 要】民族主义史学是20世纪以来阿尔及利亚史学发展的核心内容。阿尔及利亚民族主义史学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阿尔及利亚本土知识分子对法国殖民统治和民族遗产缺失的反思。早期的民族主义史学书写深受法国殖民官员与东方主义学者对北非历史编撰的影响。随着20世纪20年代阿尔及利亚民族主义运动的开启,民族主义史学开始进入本土化和繁盛阶段。该时期的书写特征是培养民众历史意识和抨击殖民主义统治。1962年,阿尔及利亚独立后,在民族解放阵线的主导下,民族主义史学进入以民族国家为主体的书写模式。20世纪80年代在政治多元化背景下,阿尔及利亚史学研究逐渐向“新民族主义史学”转变,关注的焦点也转向了新通史研究与独立战争记忆的重写。作为一种知识和思想,民族主义史学在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争、民族复兴与民族国家构建中均发挥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关键词】历史书写 阿尔及利亚 民族主义史学 非殖民化

【作 者】张玉友,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副教授;顾恺琴,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




理论沙龙



中国国家治理的文化传承与时代主题

马平安


【提要】中国的发展具有中国自身特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理论和制度创新决定了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在向外学习和借鉴的同时,更需要向内求索与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向内求索与开发的基础。目前,中国正处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没有捷径可走,没有现成坐标可以参考。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应该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坚持以史为鉴、古为今用与推陈出新,坚定道路自信,坚持“两个结合”,循序渐进地向前迈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关键词】国家治理 文化传承 道路自信 时代主题
作 者马平安,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历史学家



经史之间:吕祖谦的《左传》研究

程源源


【提 要】吕祖谦是南宋乾淳时期重要的理学家和史学家,一生著述丰硕,尤勤于研治《左传》。吕祖谦结缘于《左传》与家学渊源、时代理学思潮和个人治学旨趣密不可分。吕祖谦的《左传》阐释,分别秉持了经学立场与史学立场。从经学立场出发,吕祖谦认为《左传》是一部讲究褒贬、以事解经的史书,高度重视阐发《左传》义理,既认为其“字字缜密”,所记无一件闲事;又指出其对于义理的阐发不够,不明纲常伦理,好说灾祥,醉心于霸道事迹,期望将其纳入到理学的谱系中来。从史学立场出发,吕祖谦肯定《左传》是一部编年叙事的史书,重视阐发《左传》的史法、史学思想、典章制度和历史文献价值等。吕祖谦的《左传》阐释呈现的经史并重特点,与其以经学作为伦理道德标准以正人心,以史学之过往史事为现实提供借鉴的致用观密不可分。吕祖谦的《左传》研究呈现的治学特点,发端了浙东学术秉持的“言性命必究于史”的学术传统。

【关键词】吕祖谦 《左传》 经学 史学

【作 者】程源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会议综述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的新起点

——第25届全国史学理论研讨会综述

倪慧丽

作者倪慧丽,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大历史视阈下的国家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常文相

作者常文相,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副研究员

70K
上一篇:《财贸经济》2023年第10期目录及内容提要
下一篇:《近代史研究》2023年第5期目录及内容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