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动态》2023年第11期目录与摘要
社科期刊网  2024-01-18 阅读量:232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文化主体性与“第二个结合”

朱汉民(5)


摘要:人是文化的存在,人的主体性会通过自己创造的文化来实现,所以人的主体性总是体现为文化主体性。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现代化过程,既是引进外来文化的过程,也是中华文化主体性的重建过程。中国式现代化的形成,离不开中华民族的内在精神动力,这一精神动力恰恰存在于中华文化的主体性中。“第二个结合”的前提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高度的契合性,这种相互契合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结合的深层文化基础。中华文化主体性依赖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文化自觉。“第二个结合”的提出有助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基因的传承与文化自觉的增强,故而具有巩固文化主体性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文化主体性   马克思主义   中国文化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 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与阐释


“对象化——现实”思想的建构

——从黑格尔到马克思

李昕桐(13)


摘要:马克思以关注社会现实为己任,其现实观将现实的根基置于实践活动之中,从而具有科学性、实践性等特质。从哲学史来看,马克思的现实观是在扬弃黑格尔、费尔巴哈等德国古典哲学家的现实观的基础上确立起来的。就马克思和黑格尔而言,“对象化”处于两者现实观的逻辑运作的核心地位,因此,对于“对象化——现实”思想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哲学意义。本文旨在探讨马克思和黑格尔建构“对象化——现实”思想的逻辑发展脉络,辨析其中的起、承、转、合,即作为“对象化——现实”思想之“起”的黑格尔的自我意识的现实化,作为“对象化——现实”思想之“承”的马克思的自我意识的现实化,作为“对象化——现实”思想之“转”的马克思的感性世界的对象性,作为“对象——-现实”思想之“合”的马克思的具有辩证历史性、本质确证性和自由超越性特征的现实观。马克思重新诠释了“对象化——现实”结构中的主客体、对象性关系、对象化目的,彰显了“对象化——现实”思想的主体建构性、主客体间的关系性、唯物主义的现实性以及自由超越性。

关键词:对象化   对象化——现实   异化   现实性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




论自然状态历史化的进化论方案

——重建马克思与达尔文的思想关联

王莅(24)


摘要:近代自然法学说从产生之时起就面临自然状态是否具有真实性,以及如何向社会状态过渡的历史化难题。18世纪法国的人类史和自然史研究率先从两条分离的进路证成了自然状态的历史化进程。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提出人类社会的起源与发展内含了自然主义与人本主义的统一,因而自然史与人类史在事实上具有同构性。后来由达尔文集大成的进化论学说具体证明了自然界如何通过普遍进化而产生人类社会,并且迅速引发了社会达尔文主义。由于相通的问题视域,马克思、恩格斯对达尔文主义保持密切的关注与批判。所以,自然状态历史化的进化论方案能够为重建马克思与达尔文的思想关联提供有益的问题视角。

关键词:马克思   达尔文   达尔文主义   自然状态历史化   进化论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人工智能应用的资本逻辑与劳动逻辑审思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建构视域

王水兴(34)


摘要:人工智能是模拟和延展人类智能的技术存在,是人的创造能力物化而成的劳动资料。人工智能的应用归根到底是人对自身已认知的自然力的应用。人工智能本身不创造剩余价值,但基于泛在的数据化环境,人工智能的资本主义应用意味着资本逻辑由生产劳动时间向非生产劳动时间、由物质生产领域向非物质生产领域的蔓延。人工智能与资本的“合谋”在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加剧了对人类社会的“宰制”。人工智能资本逻辑的应用和蔓延将加剧人类的异化,其武器化发展势必威胁人类安全,其“制造”的过度消费正加剧人类面临的生态风险。人工智能和人工智能的应用是两回事。批判和超越资本逻辑,构建人工智能应用的劳动逻辑,是防范人工智能应用中各种风险的理论基石,也符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方法论原则。完善人工智能应用的数据和算法治理,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人工智能应用,有助于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推动美好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人工智能资本资本逻辑劳动逻辑智能社会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中国哲学的话语与形态


道统天人的世界

——先秦道家对天人之道的理解

李存山(44)


摘要:先秦诸子的道德思考奠基于他们关于天道的认识。相对于儒家以人文价值的道与德来理解天人关系,道家对天人关系采取一种自然化的理解,即道家将天人归于道的视野下来认识。而通过将道提升为终极性的内容,天人皆要效法自然而然的道。当然,老子、庄子和黄老道家关于天人关系尤其是天人与道的关系,具有差异性的思考。老子认为无论天人都要效法自然之道;庄子认为天更接近自然之道,人则常背离道;黄老道家则将天人关系放在具体的国家治理与个人心性来探讨。

关键词:道家   道   德   天人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哲学学院




实在如何承载价值

——关于中国哲学中实在与道德关系的探讨

任蜜林(50)


摘要:与西方哲学和印度哲学相比,中国古代哲人对于世界的看法是实在论的。中国古代哲人对于道德理想的看法是建立在对外在世界之认识基础上的,并且认为二者是密不可分的。这就涉及实在与道德的关系问题。中国哲学中实在论和道德论的关系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在中国哲学诞生之初,实在论和道德论基本上是处于分离状态的。到了战国秦汉时期,儒家开始借助阴阳家思想建构宇宙-本体论系统,试图为道德论提供形上根据,但在理论上并不深入。魏晋玄学家在道家思想的影响下努力为道德论提供宇宙-本体论基础,但二者之间仍然存在无法融通的鸿沟。宋明理学家经过思想努力,建立起一套系统的实在论与道德论相统一的思想体系。中国哲学中这一实在论与道德论相统一的思想体系,在塑造中国文化重现世、重道德等特征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也给中国文化带来了很多弊端。在现代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中国哲学的实在论与道德论必须进行现代转化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哲学   实在   道德   现代转化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天人关系与儒家消极伦理

——以理学为中心的思考

刘增光(57)


摘要:以儒学为主流的中国哲学的实在论与道德论,乃是以气论和仁学为核心的。在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中,如何理解天人合一非常重要,但我们也应注意天人有别的思想。只有在一合一分的天人之际视域中,方能更好地理解儒家的实在论与道德论。宋明理学正是通过讲明天与人的分别,来矫正佛教等将天意志化的以人测天视角,以让天道和人道顺遂贯通。就道德论而言,以泛道德主义概括理学乃至整个儒学有所偏颇。儒学乃至整个中国文化固然有着重视道德的特质,但儒学自始便存在着消极伦理的思想因素,对道德化视角的局限性有清晰的自觉——不可将世界化约为单纯道德化的世界,这就体现出人的自知。而只有以人的自知之德为基础,人与万物的一体和共生共在方可实现。对生生之大德的推崇正意味着超越单纯道德化视角与人类中心主义的局限性。儒学对人与万物关系的理解以一体论为中心,故而儒学的知论不同于西方哲学主客对待的知识论。

关键词:天人合一   实在论   理学   消极伦理   自知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暨孔子研究院




▶ 比较哲学与文明互鉴


格义理学:论龙华民对理学的跨文化译写

胡翠娥   程跃(64)


摘要:龙华民对中国哲学的跨文化译写,是一次具有自觉和自主意识的中西哲学比较研究。龙华民运用西方古典宇宙演化论中的典型话语和基本假定去观照中国理学宇宙论,用原初质料、普遍实体、第一物质等古希腊自然哲学中的形下实体概念去反向格义理学中作为宇宙本体论的道体“太极”;他把理学家解“理”所用的“浑沦”一词,翻译为“混乱”,从而把作为宇宙普遍法则和道德最高准则的“理”规定为太初的混乱,以此消解“理”的本体地位;他从宇宙论和形而上学角度批驳“万物一体”论,得出中国人不相信独立于物质的精神实体之结论。龙华民的求异路径展示了理学异于基督教的独特性。虽然在基督教神学那里,理学是以类同于古希腊“混乱”的原始自然宇宙论面目出现的,但随着礼仪之争的发酵及欧洲自然神论和启蒙运动的开启,它成为基督天主教思想家反思自身哲学、建立新的哲学体系尤其是本体论的一面镜子。

关键词:跨文化译写   格义理学   中西哲学比较   龙华民哲学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




朱子学在韩国的生根发芽

——以李彦迪的太极论为中心

高星爱(75)


摘要:李彦迪是朝鲜朝前期著名学者,亦是韩国性理学史上第一个建构心性论与修养论体系的学者。李彦迪哲学思想体系的建构,离不开他与曹汉辅之间展开的“无极太极”论辩。这一论辩虽以朱熹与陆九渊之间的“无极太极”论辩为理论背景,但两次“无极太极”论辩有本质上的不同。李彦迪接受朱熹的太极论,把“无极而太极”解释为“寂而感”,把“性”解释为“本然之体”与“本然之妙”,开始建构自己独特的心性论与修养论体系。相较以“理”之体与用为前提、以纯粹的“理”之发显为出发点的李彦迪哲学思想,李滉通过“理动”“理发”等观点使思想内容更加具体、严谨。借助这一梳理可以更好地把握李彦迪在韩国儒学思想史上的地位。

关键词:李彦迪   无极而太极   心性论   修养论

作者单位:延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伦理学


元伦理学是基于一个错误吗?

魏犇群(82)


摘要:罗纳德·德沃金对于元伦理学研究有一个激进的批评。根据他的看法,根本不存在独立于一阶道德判断的、关于道德真理是否存在的二阶问题,道德真理既不需要外在的确证,也不会被任何基于非道德理由的怀疑论所颠覆。因此,“元伦理学是基于一个错误”。本文旨在批评德沃金的这一观点。德沃金的论证并不足以支撑他的主张,元伦理学理论与道德实践之间的关系比德沃金所设想的更加复杂。前者尽管可以确证或者威胁到后者,但要通过非演绎的间接方式。

关键词:德沃金   元伦理学   错误怀疑论   地位怀疑论   休谟原则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暨哲学院




规范性来源问题:一种意志主义解决方案

文贤庆(93)


摘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规范性要求无处不在。然而,这种规范性要求来源于哪里?如果我们相信规范性来源问题是为了说明一个东西或一种考虑如何为人的行动提供合法的理由权威,那么,任何一种有关人类行动的规范性来源的说明都应该首先关联于人的自我意识和人的自由意志。意志主义者强调规范性来源于人的自我意识和自由意志,凸显了人创造价值和意义的过程。那么,意志主义是如何在人的自我意识和自由意志中呈现价值和意义,并给出规范性来源的呢?通过分析科斯嘉提出的反思性认可和张美璐提出的混合意志主义,我们会发现,拥有自我意识和自由意志的行动主体自身就是规范性的来源。但如果要把这种规范性的来源同时也看作主体间性的理由权威,我们就必须从一种关系性立场进一步审视自由意志,从规范性走向道德责任。

关键词:规范性   意志主义   自由意志   道德责任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暨哲学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化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 中国哲学知识体系建设


金岳霖的事体世界观

马明辉(104)


摘要:金岳霖在《知识论》中把“事体”作为一个核心概念,构建了“世界由事体组成”的世界观。金岳霖把事体定义为“所与中有性质与关系上的统一性,而又以时间位置为终始的”接受呈现的方式。东西注重空间上的居据,事体注重时间上的终始。事体是特殊的,事体存在而不能存而不在。事体之中有事体,一件事体可以作为另一件事体的部分。事体不同于东西,东西要用名字或指词和指来表示,而事体要用句子来表示。金岳霖关于事体的分析构成其知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代哲学中事体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金岳霖   事体   东西   事实   逻辑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哲学系




论金岳霖的知识三元定义

郑伟平(111)


摘要:在《知识论》一书中,金岳霖主张“所谓有知识就是能够断定真命题”,从中可以提炼出一个知识三元定义:S知道p,当且仅当(1)p是真命题;(2)S断定p;(3)S能够断定p。基于这个定义,金岳霖表明知识是无程度的,知识进步表现为所发现的真命题数量的增加,“能够”的规范性也意味着金岳霖知识论的规范进路。金岳霖不仅回答了罗素的知识定义问题,即真信念加上何种要素将成为知识,还避免了罗素的消极结论,即全部人类知识都是不确定的。金岳霖的知识论是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在哲学上的一次重要尝试。

关键词:金岳霖   知识定义   确定性   罗素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哲学系、厦门大学知识论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




“符合”是“真”的所谓

刘新文(117)


摘要:“真”与世界所是的方式有关。自亚里士多德以来,最普遍的观点是,“真”就是命题与世界的符合。但是问题在于,真命题如何能够系统地与世界相联系,即“符合是什么”。在1983年出版的《知识论》中,金岳霖系统地分析了真之符合论中的“符合”,认为“符合是‘真’底所谓”。而“符合感”被分析为“融洽”“有效”和“一致”等三个成分,三者之间相互影响。金岳霖把“真”定义为“符合”,认为“真”是命题与客观的实在的关系所赋予命题的关系质,不是命题本身的性质。真命题之间相互关联,各方面的结构组织起来之后形成总的结构,这个总结构就是知识的极限,金岳霖称之为“真理”。真理是客观的,真理没有变的问题;从知识论的立场来说,真理的这两个性质是求知者求知的最基本的原动力。总结构总是得不到,但不一定是不可思议的,哲学家对于真理有所思议而得到的意念图案就是他的哲学。金岳霖关于“符合”的分析回应了符合论的核心问题,即“符合是什么”,为当前文献中这个所谓的“刘易斯—海德格尔问题”提供了透彻、系统的回答。

关键词:符合论   刘易斯—海德格尔问题   符合感   一一相应   真理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70K
上一篇:《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23年第6期目录及内容提要
下一篇:《近代史研究》2023年第6期目录及内容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