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动态》2023年第10期目录与摘要
社科期刊网  2023-12-08 阅读量:329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哲学诠释

袁祖社(5)


摘要:启蒙以来,社会现代化、市场经济体制实践以及技术理性逻辑的全世界扩张客观上生成和确立了“经济世界观”及其话语的主导性、支配性地位。就其历史性后果而言,则是相对主义、虚无主义在精神文化领域的弥漫。真正的、真实的文化在被日益边缘化的过程中变得支离破碎,失去了从整体上理解、观照、诠释以及重构现实的能力。此种情境为反思批判意义上文化与现代性叙事逻辑的开显提供了可能。文化哲学之思的当代主题,当是直面后全球化时代国际社会思想、理论、制度等日益差异化、异质化的生存与生活现实,立足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历史实践,顺应人类社会从“经济时代”向“文化时代”全面转型的历史趋势,着眼人类整体性优存的实践-价值方略,有效破解文化与现代性的深层理论困境。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文化   现代性   文化哲学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哲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中国哲学知识体系建设


应用伦理学的理论形态

甘绍平(17)


摘要:应用伦理学是一个正在兴起并广受瞩目的学科及专业领域,它不仅拥有伦理委员会、伦理诊所等实践形态,也具备典型的理论形态。作为一种程序伦理,应用伦理学渗透着强烈的价值理念或价值意涵,贯穿着一种融贯主义的方法论,反映并同时深化和强化了现代伦理学运作的两个基本特点,即现代社会一方面更重视个体的地位,另一方面也更重视整体的力量。应用伦理学的基本特征就是直面冲突、诉诸商谈、达成共识、形成规则、为立法提供理据。应用伦理学既有对基本原则的恪守,又有判断力和实践明智的运用。它是伦理学的一种新的发展,与规范伦理学、描述伦理学、元伦理学四足鼎立。

关键词:应用伦理学   理论形态   程序伦理   基本价值   融贯主义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问题研究·体系构建·人才培养

——应用伦理的三个维度及其内在关联

王露璐(26)


摘要:应用伦理研究的兴起和应用伦理学的产生与发展肇始于问题并伴随问题。较之传统的伦理学理论和道德哲学研究,根植于问题研究的应用伦理在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上有其优势与特色。强化体系构建的应用伦理,能够为应用伦理学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的建构提供更为坚实的道德哲学基础。“应用伦理”进入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意味着其被纳入研究生教育体系,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问题研究、体系构建和人才培养,不是以平面化的“三部分”相加而成为应用伦理,而是以相互补充、相互推进的“三维度”形成一种“立体三维”结构,从而能够更好地实现应用伦理的理论价值和实践目标。

关键词:应用伦理   问题研究   体系构建   人才培养   “立体三维”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




对汉语哲学研究中的语言决定论和特殊主义的批评

詹文杰(35)


摘要:语言决定论认为语言形式决定思维形式。语言决定论自身存在强有力的理论对手,如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理论指出所有语言都有共同的形式普遍性,皮亚杰认为思维决定语言而不是相反,等等。在汉语哲学的研究中,语言决定论的贫困依然存在。张东荪和谢和耐等语言决定论者的许多具体分析是不成立的,他们将中西哲学的差异归因为语言差异时证据并不充分,而且忽视了语言之外的其他因素。尽管弱版本的语言相对论可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强版本的语言决定论在理论上难以得到辩护,由此引申出的许多关于汉语哲学的判断是不正确的,并且可能会导致坏的特殊主义,破坏普遍科学的基础。

关键词:汉语哲学   语言决定论   语言相对论   特殊主义   普遍主义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 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与阐释


财产权的限度与自由的现实化

——论马克思在财产权批判传统中的历史定位及其理论特质

吴鹏(47)


摘要:自由意识的觉醒使财产权成为现代政治筹划及其实践的核心,但是财产权的政治实践造成了自由的自我逆反,现代自由沦为空洞的形式。财产权批判传统旨在揭示“自由-财产权”范式的逻辑悖论,重解“自由何以可能”的问题。卢梭和黑格尔分别从道德政治和伦理政治层面揭示财产权的限度并重构自由主义方案,但是他们的理论筹划在市民社会不断崛起的现实面前遭致破产。马克思把财产权批判传统推向社会生产关系的纵深层面,通过分析和评判生产关系来揭示现代财产关系的历史限度及其自由悖论,并在否定性的历史辩证法基础上“重建个人所有制”,为自由的现实化指明了新的方向。

关键词:自由    财产权   劳动   资本   重建个人所有制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民族精神的危机及其哲学救赎的限度

——青年恩格斯对德国市民社会的批判性思考

龙其鑫(57)


摘要:恩格斯的城市研究被誉为“对19世纪的工业城市所作的最有影响力的阐述”。青年恩格斯对巴门、埃尔伯菲尔德、不来梅和柏林等德国城市市民社会的批判性考察,既是其城市研究的开端,又是其思想成长的起点。恩格斯认识到,城市工业化的发展并不全然带来思想启蒙,它对城市底层劳工的肉体和精神伤害导致了萦绕不去的宗教“旧蒙昧主义”;城市的商业“自由”本质上是“金钱贵族”的自由特权,衍生了利己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信仰迷失等精神危机;德国市民社会所存在的问题是德意志民族精神危机的具体表征。由于德国哲学难以与德国现实及其变革需要之间实现整合,德意志民族精神危机的哲学救赎始终存在限度。因此,德国哲学精神应在德意志民族国家和市民社会的现实变革中获得进步和救赎。青年恩格斯对德国市民社会的苦难和危机的现实考察,为其走向历史唯物主义做好了铺垫。

关键词:青年恩格斯   德国市民社会   民族精神   哲学救赎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中国哲学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论“天地之心”

陈壁生(66)


摘要:“天地之心”是《礼记》与《周易》中的一个概念。唐文明在近期的一系列论文中证明,天地之“心”是一个最高的主宰者,能够创生天地。吴飞反驳了唐文明的观点。回到经典中,详细考察经典中的“天地之心”,可以发现,在气论的背景中,天地之心是指人在天地之中的地位,即人得天地之气最清,所以贵于万物。在传统思想中,圣人德合天地,圣人之“心”,便是“天地之心”的体现。同时,圣人制作六经,使人贵于万物,而又敬畏天道,合于自然。在中国文明史上,正是因为“六经”的尊崇地位,中国文明始终在不断重新理解自然,并且在不断保持一种超越自然与回归自然的张力中前进。

关键词:天地之心   天心   圣人   六经   自然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古今中西视域中的“事”哲学

苟东锋(76)


摘要:20世纪40年代,张东荪和梁漱溟曾在中西哲学比较的背景下提出“中国人极有事的观念,且或化物为事”,“西洋人极有物的观念,且或化事为物”。这说明中国传统哲学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事”的哲学。无独有偶,当代学者赵汀阳和杨国荣等不约而同地重提“事”观念,并分别构思出“事的形而上学”和“以事观之”的哲学进路。可以发现,一种现代“事”哲学已然形成,这是当代中国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向。在现代“事”哲学的建构中,一个重要却未被重视的问题是“事”观念的古今之变。传统“事”哲学未能重视由“物”观念所主导的事实维度,从而偏向了价值维度。在“古今中西”的视域中,现代“事”哲学则要求一种扬弃了“物”的“事”观念,进而以之沟通价值和事实,使之不堕入任何一偏,最终成为一个独立观念。尽管如此,就中国哲学传统中亦存在一种正视且反省“物”的暗线而言,现代“事”哲学也处于中国哲学传统的延长线上。

关键词:事   物   以事观之   化物为事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暨哲学系




论中西文明比较视野下中国诠释学建构的两条路向

秦际明(85)


摘要:中国诠释学的建构源于现代中国学术思想中的意义焦虑,即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我们应如何看待中国经典中所展现的思想文化传统。余敦康、景海峰、李清良等学者认为可以借鉴西方诠释学的理论方法来建构中国诠释学,在现代学术语境中将中国经典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揭示出来,以便更好地发挥其中国文化的建构作用。洪汉鼎、傅永军等学者则力图借助西方诠释学使中国经典中的传统思想经过哲学化后进入普遍的世界哲学,融入其所理解的现代性。二者对哲学普遍性的理解存在根本差异。从20世纪所流行的现代化思潮转向比较视野下的文明论是中国当代学术界的重要趋势。中国诠释学的建构具有方法论的意义,但诠释学本身不是思想表达的主要理论形式。中国话语的当代建构有赖于对文明结构的深刻把握,而诠释的技艺是促成此项思想创造的有力工具。因此,无论是弘扬中国传统经典,还是将中国传统经典作现代性转换,事关思想本身,而非诠释学理论所能负载的使命。中国经典诠释如何在现代社会条件下重思其普遍性的文明意义,是现代中国经典诠释学建构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中国诠释学   诠释话语   现代性   普遍哲学   文明论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




▶ 科技哲学前沿与当代社会


大数据驱动下的生命科学研究范式变革

李建会   李长华(97)


摘要:在生命科学领域出现的将大数据技术广泛应用于科学过程的方法对生命科学造成了颠覆性的影响,导致了生命科学研究范式的变革,产生了大数据驱动下的生命科学研究范式。这一生命科学研究范式以新方法论与认识论、新的组织方式、新的产业经济范式和新的价值论为构成要素。对这些要素的形成和变革进行研究,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及影响,对当代前沿生命科学的健康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大数据驱动   生命科学研究   生命科学研究范式   范式变革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显现论”与决策论模型的解释问题

宋子明(106)


摘要:决策的形式模型只有通过适当的解释才能与实证或规范内容相连接。研究个体选择行为的微观经济学,需要采取实证的自然主义方法论来定位其科学性,同时免不了对理性选择进行规范考察。根据经济学家对决策论模型的主流解释“显现论”,对选择行为的说明和预测是基于对行为的经验观测和内在一致性条件的。在哲学上,显现论曾一度被认为是逻辑实证主义和行为主义的“宿醉”,近年来却得到颇有影响力的辩护,也使经济理论的实证地位得到支持。而对信念、偏好、意图等心理状态及相关规范内容的兴趣,使得决策论模型在哲学上的应用默认了一种心理主义解释。通过引证并回应近年来哲学领域里对显现论的辩护,可以看到,决策论模型允许心理主义解释。但通过论证理论反例的泛在化,澄清其实证预测功能面临先天困境,从而能更恰当地理解决策论的实证地位。

关键词:显现偏好   决策论   行为主义   实证经济学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哲学系





▶ 人物专访


讲自己的哲学

——访张立文先生

张天舒(115)


访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

70K
上一篇:《世界经济与政治》2023年第10期目录及摘要
下一篇:《世界民族》2023年第5期目录及摘要